疫情反复之下,适度饮用白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力,杀菌消毒。
不少人提出了质疑,不是一直说酒是有害物么?怎么还提倡呢?
其实,很多人理解错了这里“可适量饮酒”的意思——疫情放开期间不是专门让你喝酒,而是你如果要喝酒,不宜多,要适量!
但话说回来,自古适量饮酒可健体,也并不是空穴来风。
1、怎样饮酒才科学?
第一、饮酒一事首先是因人而异,有些人本身对酒精过敏,喝一点都不能喝;
第二、饮酒是人类的一种生活内容,是经过了多少年已被证实对人体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。
人到中年以后,消化系统功能降低,如果饭前适量饮用健康酒可以促进胰腺液等消化酶的分泌,增加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;
第三、适当饮酒对不少饮酒者来说是一种享受和乐趣,享受生活是很重要的;
第四、酒精对人的身体来说肯定是利和弊都有的。酒能通经活络,加速血液循环,有效调节改善体内生化代谢与传导。
饮酒不是酗酒,要区别分析。要从实际出发、用实践来说明问题。
第五、其实从五千年流传的汉字“医”(繁体字写作“醫”)”里就能得到答案。
“医”本作“醫”,从“医”,从“殳”,从“酉”。其中的酉,本义就是酒。
可见,古人关于“医”的认识与“酒”是一体共生的,“酒为百药之长”。
由此可见,饮酒避瘟疫,是中国古代人们经过几千年人体试验、体验疗效得出的结论。
今天的科学让我们清楚知道本次疫情的病毒情况为“新冠肺炎”“奥密克戎”,如若放在古代则是瘟疫的一种。
古井贡酒和系列露酒,是以古井贡酒为基酒,在传统古井白酒桃花春曲、九酝妙品、功勋窖池的酿造工艺基础上,增加了中药的保护成分。
是中国养生理论“药食同源”的具体实践,而这其中,中药本草入曲则是典型案例。
古井贡酒和系列酒是真正健康好酒。它不仅是因其“漫长的酿造周期”才得以珍贵,也因其“独特的健康属性深受大众喜爱。
被后人誉为“药王”的唐代伟大医药学家孙思邈著作的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明确的提到“一人饮,全家无疫;一家饮,一里无疫”;
清代《经验神方》中则清楚的记载,凡遇瘟疫盛行之时,若出门走东过西,须饮酒几盃,然后出门。
回家之时亦当饮酒几盃,然后可食别样物件,自然气壮,绝不染瘟,但不可至醉;
明朝李时珍也在《本草纲目》明确写道:酒,天之美禄也,面曲之酒,少饮则和血行气,壮神御寒,消愁遣兴。喝酒能够帮助元气发散,合理饮酒有利于扶阳抑阴。
因此,这其实就是中国几千年来流行的一个饮酒观点:适量饮酒有宜健康。
2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,掌握“度”才是关键!
跑步好不好?好!但跑到膝盖受损就不好!
喝茶好不好?好!但是茶喝多了对胃也不好!
喝酒同样有个“度”!不酗酒!不醉酒!“花开半赏,酒饮微醺”,饮酒适量才好!
其实适量饮酒后,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心情好。心情好,对身体健康有着妙不可言的正面影响!另外,喝酒还可以让人释放压力,同样对身体有好处。
《本草纲目》云:“酒,天之美禄也,面曲之酒,少饮则和血行气,壮神御寒,消愁遣兴;痛饮则伤神耗血,损胃亡精,生痰动火。”
这段话讲了适量饮酒的好处:“和血行气,壮神御寒,消愁遣兴”,也讲了过量酒的害处“伤神耗血,损胃亡精,生痰动火”。李时珍更是在书中写道:“过饮不节,杀人顷刻”。
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,喝酒同样有个“度”。不酗酒,不醉酒,喝少一点更要喝好一点,“花开半赏,酒饮微醺,不可不醉,不可太醉。”